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6篇
航空   241篇
航天技术   76篇
综合类   54篇
航天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351.
董彦非  汪凯 《飞行力学》2006,24(2):13-17
针对目前对抗性空战仿真的需要,将对抗性智能空战目标机分解为目标机决策仿真和目标机实体仿真两部分进行设计。以条件触发的动作链实现目标机对空战战法的执行,结合三自由度飞机运动方程、运动学方程和机载设备模型实现对目标机的实体仿真。  相似文献   
352.
美国成像侦察卫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射照像侦察卫星,锁眼(Keyhole)系列卫星和长曲棍球卫星是其中重要的代表。这两种卫星可分为3类:1)胶片返回式照像侦察卫星;2)光电传输式照像侦察卫星;3)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文章主要介绍锁眼系列卫星和长曲棍球卫星的发展、所用遥感器性能及成像能力等。  相似文献   
353.
人工神经网络在板料拉深成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向传播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圆筒件拉深成形的辅助工艺设计方案,对BP网络在拉深工艺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计算工作量较少,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354.
姚渊  屈香菊 《飞行力学》2004,22(2):15-19
针对现代飞机操作中的驾驶员行为特征.研究了多任务情况下的驾驶员模型。首先对多任务驾驶员行为进行了层次划分.提出了一种基于技能、规则和知识三个层次的驾驶员模型框架结构,分析了各层的功能及模型实现的基本思路。然后,将经典的驾驶员模型与智能控制理论相结合,探讨了一种多任务驾驶员模型底层结构的实现模式。最后,以某型民航飞机为例,对其降落航线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55.
为什么教育在确认科学技术的进程中,却有时背离文化?这似应首先从知识性教育的有限性上追问,这样就会发现,以思想来审视和批判知识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56.
近年来,可解释人工智能(XAI)发展迅速,成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已出现多种人工智能解释方法。如何量化评估XAI的可解释性以及解释方法的效果,对研究XAI具有重要意义。XAI的可解释性评估涉及主、客观因素,是一个复杂且有挑战性的工作。综述了XAI的可解释性评估方法,首先,介绍了XAI的可解释性及其评估的概念和分类;其次,总结和梳理了一些可解释性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从可解释性评估方法和可解释性评估框架两方面,综述和分析了当前可解释性评估工作;最后,总结了当前人工智能可解释性评估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7.
研究了飞机场面滑行路径动态规划问题,将三种滑行冲突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场面运行模块化模型。基于蜂群算法给出了问题的优化算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大大减少滑行时间。算法既可以用于滑行路径的动态规划,也可以为繁忙机场的安全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58.
软体机器人以其安全性高、功能多样、易于驱动等独特的优势,近些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软体机器人应用于未来空间在轨服务任务的设想,首先从现有用于在轨服务任务的空间机器人抓捕装置入手,分析了软体机器人用于在轨服务任务的可行性与优势,然后以软体抓捕装置为例,介绍了软体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软体机器人用于在轨服务任务的建议。最终目标是通过将软体机器人引入在轨服务任务,提升我国在轨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359.
在运载火箭开展射前综合测试时,控制系统在预先指定的飞行时序向末端发送一系列指令,指示末端设备做出相应动作,以达成对应的目标。这些动作主要依赖火工品完成,这些动作变化会体现在火工品等效器指示灯上。当前控制系统无法检测到末端等效器的电流情况变化,因此无法对末端动作进行有效监测,测试缺乏可靠性、准确性与可追溯性的问题亟需改善。通过综合运用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经由特征匹配、指示灯定位、指示灯状态建模等步骤,可对末端火工品等效器状态变化实现精准监测,进而实现飞行时序自动判读。与标准判据比对后,本文提出的火箭飞行时序判读系统准确率可达98.89%。  相似文献   
360.
从成像卫星在轨智能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总结了星上计算资源受限、实时性要求高、缺少大规模数据集、空间环境特殊性等在轨智能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问题,系统总结了智能算法、硬件平台和优化技术三个方面的相关技术,其中对于遥感目标智能检测算法,详细描述了数据集、模型架构、实时性等多个方面.最后,对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